2025年4月1日,第四届“尊严生·安乐死”国际论坛在天津蓟州恒大酒店成功举办。
社会福祉法人日本医疗使命协会综合医院衣笠医院的谷村美希在论坛上以安宁疗护在日本发展现状为主题发表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摘要(中文翻译整理),供大家参阅。
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接下来的演讲将围绕自我介绍、日本安宁疗护的现状、日常安宁疗护的例子,以及我们在安宁疗护工作中最为重视的问题这几部分内容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我工作所在的医院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离东京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是个环境非常安静的地方。我们医院安宁疗护的理念是希望为病患提供独特且充满尊严的最后一段人生旅程。医院于1998年开设安宁疗护病区,在日本国内是第40家,属于比较早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院。日本的护士数量是128万,可以将其细分为专门看护师和认定看护师(专门看护癌症病人),我作为一名护士,这两方面的课程都进行过学习培训。
接下来介绍一下日本安宁疗护的现状。2023年,日本出生人数为72万人,创历史新低,而死亡人数高达158万人,其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到了38万人。相关数据调查表明,癌症患者最希望在自己家中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且这一比例近年来持续上升,医院等机构和老人院等场所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所做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安宁疗护病房度过最后余生的患者,回答“能实现无病痛生活”的比例位居第一;癌症患者临终前经历病痛的原因多样,位居首位的原因是医生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但尚不充分。所以大多癌症患者在临终前都会经历很多痛苦;在“以舒服安稳心情度过最后日子或在自己希望的地方度过余生”这一选项中,患者选择在自己家的比例最高;但当患者出现痛苦症状时,医生有没有很快的应对或者说医生和护士有没有为了缓解患者的不安和担心去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这两个问题,安宁疗护的得分较高;医生对于病情和治疗内容的说明十分充分和患者对去世前所接受治疗的整体满足性这两个方面,安宁疗护的得分较高;在患者与医生、家人讨论最后走完人生的场所的期望及抢救措施时,在自己家的得分较高。
对于未来形势的预测。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日本死亡人口将持续增加,65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占到35%。癌症晚期患者数量也将持续上升,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长。然而,接受癌症晚期患者的医院和相关福利院设施相对较少,每年大约有30万人可能成为“安宁疗护难民”,面临无处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困境。
过去30年,日本安宁疗护机构数量大幅增加达到468处,安宁疗护型住宅增加到250间,总病房数增加到9732间,安宁疗护型住宅病房数增加到13611间。安宁疗护型住宅,一层是综合的看护中心,二层开始为每个癌症患者提供专属单间公寓形式的住所,让他们在相对独立、舒适的环境中度过余生。费用方面,70岁以上患者接受一个月安宁疗护服务的费用是156000日元,报销后自付约57,000日元,而不到70岁的患者则需自付93,000日元。对于无法进入安宁疗护机构的患者,可选择安宁疗护型住宅服务,每月费用约为20万日元左右。
下面介绍安宁疗护的一些例子。我们医院入院的基准是有特别痛苦的症状的患者,我们会安排他优先接受安宁疗护服务,如果病患症状稳定,可以出院。2023年医院数据显示,全年300名入院患者中,其中有60例(20%)患者最后选择回到家中疗养。住院等待时间在5天左右,有很多都是在一周之内去世或者是一个月之内去世的病人。
病患的入院原因多样,主要有缓解目前症状、调整疗养场所、临终关怀家庭负担过重(家人需短期休息)以及体验入院等。而志愿者作为我们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伙伴,为患者提供倾听陪伴、帮忙购物、协助散步、室内装饰、演奏乐器、按摩护理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同时,我们医院还为去世患者的家属提供精神疗护服务,我们成立了“樱花会”遗嘱会,并会定期发送活动简介,每年组织四次会议,开展多项活动,帮助这些家属们共同追思逝去的亲人,让他们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医院还会在病房里摆放樱花树枝以供他们欣赏,还会给病人准备美酒等。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倾听患者的心愿,并尽可能帮他们实现。我们也得到了营养师的支持,定制很多病患想吃的饮食。医院内环境温馨宜人,有屋顶风景、池塘、遛狗区域等散步场所,以及康复训练场所。在这里,我们见证了无数温暖感人的场景:老奶奶积蓄力量陪伴孙女玩耍、生病的父亲在轮椅上参加女儿的婚礼、病人在美丽夕阳下与家人合影留念……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理念以及在安宁疗护工作中最为重视的问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做“看护就是祈祷”。我们要对安宁疗护这项工作倾注所有的热情和爱,就像是祈祷一样,而不要把它单纯的作为一种工作。带着这份热情,我们将会认真的对待每一天所遇到的每一位患者。
“不是要去做,而是要跟他们在一起。”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相信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点,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事情,患者依然可以活出更有尊严的自我。比如我们会让他们给家人留言,由我们传达;我们会认真地聆听他们的表达,理解他们真正的心愿是什么。即使是很微小的信号,我们都不会错过。我们还会给患者营造到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会用温暖的手去触摸他们,传达给他们慈爱之心。我们不仅用言语鼓励患者,更在他们的身边给予陪伴,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赞美和鼓励。我们也注重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协调交流,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患者去世后,我们还会倾听家属的倾诉,给予他们安慰与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从上一个患者那里得到的温情与温暖延续到下一位患者身上,让这份爱不断传递、不断延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演讲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扫码咨询